首页>>>男人
[ 佚名 网络 2015年6月26日]

  你有男闺蜜吗?你羡慕黄小仙、程又青吗?

  为何“男闺蜜”大行其道?

  有这么一种男人,他们知情识趣,善解人意;搬家、购物时可以当男人用,倾诉的时候可以当女人用;乐于奉献,愿意倾听唠叨,甘心成为你的情绪垃圾桶;你可以与之无话不谈,精神上无比亲密,却没有血缘,没有亲昵,没有暧昧,更无关爱情……他们就是“男闺密”近来,随着电视剧《我可能不会爱你》的热播,许多女性对女主角程又青拥有一位善于倾听的“男闺密”羡慕不已,“男闺密”再度成为热门话题。

  越来越多女性渴望有个“男闺密”

  “男闺密”类似于“蓝颜知己”,是保持一定距离、有别于第三者关系的一种婚外(或恋外)情感,属于“比爱情少一点,比友谊多一点”的“第四类情感”。

  从美剧《欲望都市》,到中国热播影视剧《男人帮》《失恋33天》《我可能不会爱你》,贴心的“男闺密”闪耀荧屏,打动女人心。一项网络调查表明,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渴望有个“男闺密”。而许多女性在自觉或不自觉中,拥有了“男闺密”。

  同为“80后”的赵小姐和林子是旧邻,从小学、初中到高中一直同班。他们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家长和老师;帮对方追意中人,递情书;经常一起逛街、打游戏。她恋爱,背后出谋划策的一定是他,而林子带女友见的第一个朋友也是她。长大后,遭遇办公室争斗、家庭矛盾、儿子教育等问题时,她都会找他倾诉、商量;而林子离婚后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的那段难熬日子,也是在她的陪伴和安慰中度过的。赵小姐表示,“这种血浓于水的感情很难用语言来形容。”

  刚迈过33岁门槛的米娜不久前失恋了,情绪十分低落。跟亲人诉说吧,怕他们担心;跟姐妹们说吧,怕本就不看好这段感情的她们唠叨。郁闷之下,她叫“男闺密”小刘出来陪自己喝酒。小刘是她从前的客户,大她3岁,跟她特别投缘,同事们曾想过撮合这对单身男女,没想到他们竟成了“闺密”。米娜向小刘哭诉自己的种种付出,痛斥前男友的恶行。他拍拍她的头说:“这么好的姑娘不珍惜,他多大的损失!没关系,如果你到了40岁还嫁不出去,我就收留你。”她气得猛捶他的背:“你才嫁不出去!”那些日子,小刘随传随到,陪她喝酒,帮她搬家,陪她疯,陪她闹,陪她走出了失恋的阴霾。“虽然明知‘40岁的承诺’不可能成真,但心里还是很温暖。很多时候,‘男闺密’就像一张创可贴,止血,护创,给你别样的关怀。”米娜如是说。

  “男闺密”并非年轻人的专利。“工作同频率,感情不同频”——54岁的李女士这样概括自己和“男闺密”大强的关系。这对共事十多年的工作搭档,合作默契,无往不胜,被誉为“完美组合”。李女士笑道:“每周5个工作日,我俩从早晨7点半到晚上5点都捆在一起,比夫妻待在一起的时间还久!”李女士为人耿直,性格刚烈,常常在不经意间得罪人。每当这时,稳重细腻的大强便会提醒她,甚至犯颜直谏。这一点,大多数女同事碍于面子很难这么做。李女士坦言,虽然在职场上互相欣赏,但他们都不是彼此中意的恋爱对象,“他钟情于小鸟依人型的,而我喜欢感情上粗线条一些的。这就注定我们只能是最佳搭档,好哥们儿。”

  “为什么男人可以有红颜知己,女人就不能有‘男闺密’?”北京白领岚岚这位个性鲜明的女孩,就拥有个性、兴趣爱好不同的各种“男闺密”。她跟热爱冒险的一起攀岩;同喜欢文艺的探讨话剧;向专心做学问的请教学术问题;与热心公益的共同做慈善;甚至还与一位资深驴友“男闺密”合伙开了一间旅行酒吧……她感叹道:“有多少种‘男闺密’,就有多少种丰富的人生可能。”

  超越性别界限的“男闺密”作为一种现象,正在流行。

  为何“男闺密”得以大行其道?

  时代是最丰富的现实土壤,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。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,人们的思想日益开放,心态也更为宽容,这就使得原来“非黑即白,非此即彼”的情感关系变得日渐丰富和多元,许多新名词比如“蓝颜知己”“男闺密”等开始出现,并逐渐为人们所接受。

  有观点认为,从前几年流行的“红颜知己”“蓝颜知己”到如今的“男闺密”,这表明中国女性在交往中的主体地位愈加凸显。而“男闺密”的流行也折射出女性对男性的信任度提高。

  专家对媒体表示,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提高,平等意识觉醒,中国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,她们不再将自己定位为男性的附属,而愿意通过个人努力实现经济独立,实现社会价值。“伴随女性经济独立的是精神独立,‘男闺密’现象并不奇怪。”王明美认为,这彰显了现代社会的两性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,是一种进步。

  除社会大背景之外,寻求两性差异的优势互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不少女性认为,“男闺密”无论在工作还是感情方面,都可以从完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谋划策。心理专家表示,男性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女性不同,与他们交往女性可以获得不同的经验。

  从某种意义上说,“男闺密”是爱情之外的“有益”的“情感补充”。女性同样需要来自异性的欣赏和肯定,不少女性常常抱怨恋人或配偶“不解风情”“不再像以前那样欣赏和重视我”,而“男闺密”不同,男性及“闺密”之双重身份让女性觉得很知己,很默契,很贴心。作为大陆娱乐圈“男闺密”代言人的戴军,在解释自己为何如此有女人缘时曾说过:“因为我喜欢和她们在一起,送她们礼物,陪她们逛街,给她们以生活指导。被男人重视是每个女人的愿望,但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男人却往往忘记了欣赏和重视。”

  心理专家指出,现代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日益增大,有时甚至超过了男性,长此以往,很容易引发心理疾病。因此,当女性面临压力的时候,找自己信任的对象如“男闺密”倾诉,可以非常有效地缓解压力。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,女性在价值观上更重视感情交流和分享,这会使她们的内心得到满足。

  微妙的第四类情感

  然而,“男闺密”的流行也引起了一些争议。有人质疑说“男女之间根本就不可能有纯粹的友谊”,即使刚开始时还比较纯洁,但难保不会日久生情。尤其是已婚人士,与异性过从甚密,婚姻可能会因此蒙上阴影,甚至破裂。

  其实从“男闺密”发展为恋人的可能性还是较低的。一项调查显示,58%的女性表示,与“男闺密”之间不会产生逾越朋友界限的感情。正如一位女网友所言:“你有自己的男朋友或丈夫,他有自己的女朋友或妻子,你们亲密无间却不会迈出那超越界限的一步。因为在彼此心中,对方其实是没有性别的,而且即便看他10年,也不会有别样的心跳……”

  在厦门读大学的晓玲在老家有一位无话不说的“男闺密”,每次放假回家她都迫不及待地与他见面、畅谈。他们是如此亲密无间,以至于晓玲父亲曾经问过她:“你俩是不是在谈恋爱?有没有发展的可能?”她大笑:“绝无可能!他又黑又不帅,根本就不是我喜欢的类型!”“50后”的父亲对此一头雾水:“搞不懂了,这就是‘90’后!”对晓玲而言,他是理想中的完美好友,却不可以成为伴侣,何况“当‘男闺密’变成男朋友时,你失去了一个‘闺密’。当你们分手时,你不仅失去了一个‘闺密’,还失恋了!”晓玲的话代表了许多女性的心声。

  不过,有关专家指出,这种介于友情和爱情之间的“第四类情感”本来就很微妙,所以,尽管“男闺密”变质的可能性不高,还是应当注意距离,把握好“度”。

  “人的自私心理也是不能被否认的。”专家对媒体表示,男女成为“闺密”,并不排除有些人借此来掩饰对对方的好感。刻意把身份模糊化并不切合实际,一旦把持不好度,就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了。她指出,男女双方在交往时应适当注意边界,注意隐私。尤其是已婚女性,一定要慎重,不要因此影响家庭关系。把握好这个度,“男闺密”这个角色或许就有助于心理健康了。

上一页:热水坐浴(泡澡)让男人更男人

下一页:坏男人为什么吸引女人?男人不

超级搞笑脑筋急转弯 网站地图

最新脑筋急转弯   最新谜语

爆笑笑话  最新笑话  电脑版